中国移动(成都)产业研究院:推动5G-A通感一体技术融合创新发展

2024年6月6日,正值我国5G发牌五周年之际,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业界在北京举办了“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”。在此次论坛期间,中国移动(成都)产业研究院成功举办了“低空经济与5G-A行业应用分论坛”。本次分论坛以“5G领航铸新质数智低空启新篇”为主题,邀请了业内专家和行业客户共聚一堂,展示了低空经济与5G-A行业的最新成果,并发布了十大低空网联应用场景。此外,还通过无人机的花样飞行轨迹来庆祝5G商用五周年。

中国移动(成都)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苏郁在分论坛上发表了《基于5G-A的无人机低空通信与感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》的演讲。苏郁从国家政策、行业市场和技术挑战三个角度出发,详细阐述了中国移动在5G+无人机低空经济领域的优势。他介绍了5G-A无人机通信与感知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能力体系,并自豪地宣布自主研发了“中移凌云”通信感知一体化平台以及机载通信终端“哈勃一号”。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家部委得到了推广应用,还在一带一路地区和公安、应急、交通、工业等多个行业成功落地,为国家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自5G商用以来,中国移动(成都)产业研究院一直深耕无人机领域,推出了中移凌云5G网联无人机管理运营平台和哈勃系列5G网联无人机专用智能通信终端,并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升级,构建了“1+1+3+3+3+N”的5G网联无人机产品能力体系。在今年5G-A商用发布中,“雷视联动”功能首次投入实战应用。这一功能整合了通感一体技术和可见光的AI识别技术,能够实现无人机的精确AI识别和视觉跟踪,为监管部门提供实时观测、决策和取证支持。同时,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监管智能化平台,拥有低空航空器轨迹显示、高精度航迹对比和区域告警等技术,为无人机在应急救援、警用安防、环境测绘和工业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,推动了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。

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,中国移动(成都)产业研究院将继续推动5G-A通感一体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融合创新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产力,并全力支持低空经济“乘势高飞”。

中国移动研究院的简介

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是一个多领域研究的综合性机构,其研究范围广泛,包括无线网络、核心网络、传输网络、IP网络、IT技术、业务管理、终端与卡技术、安全、测试技术、业务产品开发以及产业与市场研究等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,提升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力,同时推动技术创新,承担社会责任,以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。研究院的角色定位是一个思想库和知识源,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。

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的战略重点是建设一个创新引领、体系完善的研发平台。他们致力于创立高效管理体系,加大科研投入,培养行业专家,引领行业的技术与业务革新。其使命是确保中国移动的业务和技术网络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统一性、完整性、先进性和安全性,为实现中国移动从优秀到卓越的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。面向未来,他们将继续聚焦前沿,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动力。